科学真爱:研究水蛭的科学家对水蛭过敏,也要“以身养蛭”

科学真爱:研究水蛭的科学家对水蛭过敏,也要“以身养蛭”

庄英卓 2024-11-12 百科资讯 704 次浏览 0个评论

科学真爱:研究水蛭的科学家对水蛭过敏,也要“以身养蛭”

标题: “以身养蛭”的科学家:在研究的热爱与过敏的挣扎中寻求平衡

文章内容

科学真爱:研究水蛭的科学家对水蛭过敏,也要“以身养蛭”

来源:Undark 作者:Hannah Thomasy 翻译:SME科技故事

在蛇的围场边,布莱恩·弗莱(Bryan Fry)后退数步,检查着手上的咬痕,心脏砰砰地跳个不停。作为一名研究蛇毒的专业人员,他每天与这种危险相伴。尽管毒蛇的咬伤含有神经毒素,可能导致呕吐、瘫痪甚至死亡,但布莱恩并不担心,因为他对附近医院有充足的抗蛇毒血清了如指掌。

他所真正担忧的,是毒蛇引起的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是布莱恩能想象到的最糟糕的死亡方式,身体每个细胞在极度恐惧中尖叫,短短几分钟就能在痛苦中死去。是的,这位毕生致力于欣赏和研究毒蛇的生物学家,最终却对毒蛇产生了过敏反应。

布莱恩的遭遇并非孤例。科学家、生物学生、实验室工作者对他们研究的生物体产生过敏反应的实例比比皆是。事实上,正是这些研究人员对研究对象的热情——密切观察,每天长时间工作导致的大量接触,以及对一个研究项目的多年专注使他们处于过敏的高风险之中。

理论上,每个人都有约30%的概率对自己所学的东西过敏。随着接触频率与时间的增长,过敏可能性会变得越来越大。面对这种问题,各实验室都会尽量追求更好的空气处理系统,并要求工作人员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设备。然而,实际上研究人员和专家们都很少会将精力放在做好个人防护上。

一方面,对于很多不常见的物种,什么才是最合适的防护措施都还不确定;另一方面,对于自然环境或者实验室里的研究者来说,穿戴一堆防护装备对他们来说是很不方便行动的。因此,很多一线研究者往往在经年累月的实验中,渐渐习惯了身体上的不舒服。他们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研究上,却几乎从不考虑研究对象可能对自己产生的长期负面影响。

过敏反应是指免疫系统对相对无害的物质产生的过度反应。免疫系统在日常生活中负责监测身体潜在的危险入侵者,如细菌、真菌和病毒。但有时候,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免疫系统会错误地将花粉或动物皮屑这种良性的东西识别为危险入侵物。当人再次接触到那些特定物质时,免疫细胞就会对这些入侵物释放诸如组织胺之类的化合物,这会刺激并使周围组织发炎,最终导致过敏症状。

科研人员会习惯于轻微的过敏反应,也能忍受住大量的过敏症状。但有些时候过敏是很要命的,在过于危险的情况下科学家们也不得不改变自己的研究方向。

对于布莱恩来说,过敏同样限制了他的职业生涯。但他认为,最主要的影响其实是“过敏的限制让研究蛇的工作变得不那么快乐了”。布莱恩不得不将大部分研究转向其他动物的毒液,如科莫多龙、懒猴、毒蜘蛛和水母等等。

医生们说,减少接触是防止过敏症状进一步发展的关键。而基于这个原理,其实很多实验室已经有关于减少接触过敏原的改进尝试。例如安装大量的通风系统,使用机器人清理动物笼子,减少动物数量,或者提供给工作人员脱换专业防护服的区域……

这些操作确实能显著降低空气中的过敏原水平。但问题是,在实际应用中仍难以让研究者远离过敏反应。其中一个原因是减少接触过敏原的设备成本高昂,例如那些负责清理的机器人。但另一个更令人感到无奈的问题是,很多科研人员一点都不关心自己的身体问题。

这些由于工作患上过敏症的科研人员,确实是十分值得我们敬佩的群体。但由于过敏而不得不放弃自己热爱的工作,也是本可以避免的悲剧。总而言之,这又一次证明了,口罩确实是个好东西。

转载请注明来自天运猫网络,本文标题:《科学真爱:研究水蛭的科学家对水蛭过敏,也要“以身养蛭” 》

百度分享代码,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